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1. 湖州师范学院
2. 澳门大学传播学系
3.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纸质出版日期:2025
移动端阅览
吴祎昉, 郑东和. 沉浸的起点与延续:汉服短视频用户观看行为研究[J]. 新媒体研究, 2025,(16):39-48+54.
吴祎昉, 郑东和. 沉浸的起点与延续:汉服短视频用户观看行为研究[J]. 新媒体研究, 2025,(16):39-48+54. DOI: 10.16604/j.cnki.issn2096-0360.2025.16.015.
DOI:
传统文化类短视频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媒介,其视频用户黏性及参与度引起了学界关注和讨论。研究聚焦汉服短视频,以该类视频用户为研究对象,以互动仪式链为理论,探讨汉服短视频用户观看行为内在发生机制。通过深度访谈挖掘用户在初次观看和持续观看两个阶段的认知行为特征。研究发现,该类用户以汉服短视频为互动情景、以传统服饰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为互动内容、以“有声”与“无声”为互动形式,最终实现情感能量交换与符号资本交换。
邓建国,张琦.移动短视频的创新、扩散与挑战[J].新闻与写作,2018(05).
宁海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整合传播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06).
黄莹,王茂林.符号资本与情感能量: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网络直播互动分析[J].传媒,2017(08).
张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利用视角下短视频产业创新发展路径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20(05).
薛可,鲁晓天.传统戏剧类非遗短视频青少年观看意愿的影响因素——以皮影短视频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6).
蒲信竹.观看与表演:移动社交短视频的互动仪式链——基于抖音社区的品牌传播策略研究[J].电视研究,2020(07).
范红,周鑫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的内容创新与优化策略——以“#谁说京剧不抖音”为例[J].出版广角,2021(11).
彭慧,秦枫.互动仪式链视角下非遗短视频用户互动研究——以抖音“非遗合伙人”为例[J].未来传播,2021(03).
高贵武,葛异.拼贴与共享:青年社交平台上的知识传播——基于B站知识区短视频的呈现方式考察[J].当代传播,2021(06).
徐孝娟,赵泽瑞.非遗短视频用户信息需求特征及其参与行为研究——以“黄梅戏”短视频在线评论为例[J].现代情报,2022(08).
汪雅倩,荣懋丹.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短视频弹幕互动研究——以Bilibili情侣类视频为例[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4(01).
王颖吉,郭瑞琦.场域与创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的转化创新路径探索[J].新闻与写作,2024(02).
(美) 柯林斯, 著.互动仪式链[M].商务印书馆,2008.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Systems Continuance: An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J].MIS Quarterly,2001.
0
浏览量
3
下载量
CSCD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